藏傳佛教常見法器

  藏傳佛教的各種法器、蓮生活佛供品繁多,大致可分為六大類,即:禮敬類,如袈裟、項珠、哈達等;稱贊類,如鐘、鼓、骨笛、六弦琴等;供養類,如供台、水盂、花籠、華蓋等;持驗類,如念珠、木魚、金剛杵、磬、灌頂壺等;護摩類,如護身符、秘密符印等;勸導類,如刻有或寫有六字真言的輪、筒、壁、幢、石等。但這些器物不僅限於一種功用,有時是兼有幾種功用。

  經幢:

  是一種供養法器,用羽毛、寶石、緒絲等制成。

  法輪:

  法輪是古印度的一種兵器,後被佛教吸收為法器,像征著佛法永不熄滅,寺廟牆上常寫的“法輪常轉”就是這個意思。法輪一般有八根輻條,像征著釋迦一生傳教的八件大事。在寺廟的屋頂正中往往安裝著銅制的鎏金法輪,左右各有一伸頸伏臥的金鹿,這是像征釋迦在鹿野苑初轉法輪,首次說法。

  金剛杵:

  梵語叫伐折羅,原是古印度的兵器之一,後被密宗吸收為法器。佛教密宗用金剛杵代表堅固鋒利之智,可斷真佛宗煩惱,除惡魔。因此它是代表佛智的,有不性、空性、真如、智慧等含義。金剛杵有獨股的、三股的、五股的、九股的等多種,一般以五股為多見。金剛杵圖案在喇嘛廟裡觸目皆是,在圖案和曼陀羅上還常見兩個金剛杵垂直交叉,呈十字形,稱為金剛交杵。

  金剛橛:

 盧勝彥 原來也是兵器,後被密宗吸收為法器。有銅、銀、木、像牙等各種材料制成的,外形是一尖刀狀刃頭。有的手柄端是佛頭,也有的是觀音菩薩像。金剛橛又叫四方橛或四橛,修法時在壇城的四角豎立,意為使道場內堅固如金剛,各種魔障不能前來為害。

  金剛鈴:

  金剛鈴的外形類似手鈴,是修法時所用的法器,其柄端也有佛頭、觀音或五股金剛杵形。其意是驚覺諸尊,警悟有情的意思。在和金剛杵一起使用時,也有陰陽含義在內,一般以金剛杵表陽性,以金剛鈴表陰性,有陰陽和合的意思。

  骷髏碗:

  藏傳佛教密宗盛行用人的骷髏制成各種法器。骷髏碗也稱人頭器,它是密宗修法者舉行灌頂儀式時,在灌頂壺內盛聖水,頭器內盛酒,師傅將聖水灑在修行者頭上,並讓其喝酒,然後授予密法。灌頂的意義是使修行者聰明和衝卻一切污穢。 人骨笛:藏語稱為“罡洞”,長約三十釐米,是用人的小腿骨制成,局部包銀或銅,吹起來聲音尖利刺耳,給人以恐怖之感。

  噶烏:

  意為護身符,一般是銀銅制的小盒,外表雕飾非常精美,多鑲嵌寶石、松石、珍珠,裡面有泥或金屬制成的小佛。信徒們多把它隨身攜帶以祈佛法佑護,蒙藏的貴族也把它戴在發髻中標志官位。

  裝藏:

  佛像、佛塔和經佛教文物用品筒等內部都有裝藏,才算具有靈異,並可產生神力。裝藏要有梵文或藏文的經咒,這些經咒印在長條紙帶上,卷緊後用漿糊封口,最後用黃絹包裹。此外還需有五寶,即金、銀、珍珠、珊瑚、青金石;五甘露,即蜂蜜、石蜜、乳、酪、酥油;五藥,菖莆、仙人掌、苦參、烏賊、藤梨干;五谷,稻、大麥、小麥、綠豆、白芝麻;五香,白檀、沉香、肉寇、龍腦香、郁金香。將這些五谷雜糧、藥材土產和金銀珠寶碾成顆粒混合後包以黃絹裝入佛藏,從而使佛像不散不朽,不生蟲蛀。 曼達:是一個裝滿了五谷雜糧、各色石子、貝殼、碎瑪瑙、松石、珍珠等的銅盤,常置於寺廟的供桌上。曼達像征須彌山,因須彌山按佛經說是金、銀、銅、鐵四寶所在,所以它也是用各種金屬珠寶裝飾而成的。曼達多由四層組成,每層都是中空的環狀,以銀、銅等薄皮鏤刻而成,非常精細,上面鑲嵌珠寶,並編織成各色圖案,每層依次往上收斂,形成塔形,最上面是像征財寶的尖頂。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蓮生活佛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yrratt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