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  現在,回想代工大王的言論,絕不是意氣用事,而是充滿著套路。地球人都知道,郭台銘靠模具起家,直到今日也只有康能在產能和精度方面滿足iPhone外框的代RP工需求,他也因此攫取了大量的利潤,但不巧的是,3D列印最先影響的領域估計就是模具行業,更有可能帶來顛覆性影響,在這種背景下,郭總裁總要先占領些輿論高地。

  傳統的模具行業是一種“減材制造”,相信很多人都見過拆下來的iPhone外框,精密度之高,簡直是個藝術品,這就要求代工商要配置超高精度的刀具、精密的成型研磨系統,部分尺寸甚至要到0、01mm級別,加之,iPhone整個外框都是其天線,任何的毛刺、3D列印螺絲孔尺寸差異都會引發信號間題,早年 iPhone4的死亡之握就是源於其不夠精密的設計。這種狀態下的“減材制造”是一件非常繁重的事兒,要想把一塊方方正正的鐵塊“削減”成薄薄的鐵片,需要經歷成型、鉚合、研磨、電鍍等大量環節,全部流程下來,良品率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,但若是換種思路增材制造,預先設定好精密程式,3D列印的刷頭不再需要同“精密刀具”一樣克服巨大阻力,只需要按照程式在空氣中累加材質,更不會有多余的毛刺,整個過程會變得非常簡單,良品率也會更好。

  當然,依照現有3D列印技術尚沒有辦法完成iPhone外框式的精密模具生產,一來精密程式尚沒有成熟之案例,更重要的則是基礎原材料開發,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既能研磨成粉未,又可以隨著打印機噴射出來的材料,最後,還要按照圖紙要求瞬間粘合在一起,這種復雜的工藝尚在開發之中,同時,樣品也留給傳統模具業一些“升級”的時間,於是,郭合銘先要高喊一嗓子:這東西是噱頭,好讓客戶和競爭者麻痹大意,自己卻暗度陳倉,加速研發、試驗和量產的進度,這事兒細思非常精明,論套路,姜還是老的辣。

  平心而論,iPhone式精密模具打印估計可以作為3D列印增材制造的終極目標,想要量產估計逆向工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,但目前精致的玩具,家用的器皿如杯子、碗筷等等,都已經可以通過3D列印來完成了,更大宗的產品則是由3D列印出來的房子,在比較成熟的體系之下,由3D列印機完成一棟300平方米的別墅,僅需要24小時,牆體的厚度能達到30cm以上,樓層結構可疊加至2~3層。相對來講,3D列印在建築領域的應用已然看到“量產”的曙光:特種砂漿和特種混凝土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配方,而機械、控制、運行速度和噴頭出料的系統配合也日臻完善,更重要的是,一些樂觀派、激進派已經住進去了。

  或許,3D列印在建築領域的廣泛應用,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全球高房價的狀況,當然打樣,我們依舊需要大量的試驗,來確保3D列印建築技術能進化到量產階段,畢竟,這會關系到普通市民一生的積蓄和生命安全,誰也馬虎不得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打樣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yrratt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